发布时间:2024-03-19 来源:管理学院党委
管理学院党委在学校党委的正确领导下,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,充分发挥党建领航、先锋示范和基层战斗堡垒作用,率领全院师生奋楫笃行,全面推动学院各项事业取得高质量发展。
管理学院党委荣获“广东省先进基层党组织”等称号,学院团委荣获“全国五四红旗团委”称号,下属四个学系教工党支部均荣获省级以上“党建工作样板支部”。工商管理学科实现跨越式发展,通过AACSB国际认证(全球5%)。全部本科专业入选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,荣获首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1个,自主培养国家级人才5人。近5年,校友、在校生荣获国家级奖项30项。累计培养港澳台侨及华人留学生近2万人,使其成为坚定的爱国者、中华文化的传播者。
党建铸魂:强化政治引领
学院党委将“为党育人,为国育才”作为学院发展的“魂”,把政治建设放在首位。通过强化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、“第一议题”“三会一课”和基层党校学习,全面加强党员教育管理,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政治功能。
以学促干强信念。学院党委严格贯彻落实党史学习教育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,认真完成各项任务。带领党务干部、海归教师走进遵义等地开展“砺德计划”品牌活动,锤炼党性。首次在国内高校开展“南粤沃土铸伟业——中国共产党在广东图片展”活动,得到“学习强国”、国家文旅部官微专题报道。积极开展党建理论研究,五年来,获批省部级以上党建课题7项,省级征文奖项6项。同时,学院率先创新设立党建与业务融合研究课题38项,全面推进学院品牌党组织建设。
捍卫意识形态领域安全。定期研究意识形态工作,积极开展师生思想动态调研,加强各方面管控。成立管理学院融媒体中心,整合学院宣传资源和力量,加强新闻发布的“三审三校”管理。五年来,学院没有一例意识形态领域重大舆情事故发生。
精准服务构建统战格局。完善党外知识分子和归国留学人员台账,开展“民族团结进步”宣传教育。成立管理学院学生骨干校友联合会;在去年的香港区议会选举中,4名管院校友当选。
推进全面从严治党落细落实。完善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体系,定期召开全面从严治党工作部署会、学习研讨会;加强反腐倡廉宣传教育。认真开展纪律教育学习月活动,院内各级党组织每年通过各种形式开展各类学习活动80多场。班子成员深入基层开展谈心谈话累计近三百次,指导各党支部落实谈心谈话制度。
党建固本:深耕思政育人
管理学院在国内较早系统地开展专业思政育人研究,结合商科人才培养的专业特征,打造“同心圆”侨校特色商科专业思政育人体系,实现学科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同频共振。
打造同心育人品牌工程。围绕“提升教师育人能力”“提高学生思政素养”“加强家长沟通协同”“强化校企共建互补”四个关键维度,以“同心论道、同心课堂、同心家缘、同心企话”为抓手,打造“四维融合”同心育人品牌工程。五年来,共开展各类品牌活动200多场。
探索内外招生人才培养模式。创建一个团队、两个导向、三个目标、四个计划、五个维度的“12345”学生工作体系,提升学生的实操能力和业务能力。开展港澳台侨学生“云海扬帆”育人工程,举办活动上百场,辐射学子近五千名。定期召开港澳台侨学生培养研讨会;推进“展翅计划”港澳台侨学生实习就业专项行动。
严抓师德师风建设落地落实。制定、修订《管理学院教职工师德考核联动机制实施办法》,明确各单位师德考核优秀比例不超30%,并将师德师风考核前置,与职称评聘、绩效考核、评优奖励等重要工作全面联动。进一步加强院系两级基础台账建设和管理,确保制度的执行有据可依。
全面加强教师队伍建设。从师德、师能两个方面入手,成立112个课程团队,培育课程思政示范团队5个。面向全体教师开展课程思政专题培训,提高骨干教师教学能力和育人能力。建成国家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1门,省级示范项目5项、校级12项;为全院内外招研究生分别开设《新时代专业思政系列讲座》《中华文化与管理智慧》,其中《新时代专业思政系列讲座》获批广东省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项目。
扩大思政育人传播力。以案例建设为抓手,征集并展播课程思政优秀案例20余篇。《基础会计学》先后被认定为国家级一流课程、课程思政示范课程,并与《企业财务分析》共同受邀新华网推广。与多所高校开展跨校党组织联建,在更广泛的范围内传播并借鉴成功的经验。
党建培元: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
学院党委充分发挥为学院工作把方向、管大局和保落实的作用,推进党建与业务同谋划、同部署、同推进,学院各方面均取得累累硕果。
党建引领人才培养全面提升。学院四个专业全部被认定为国家级“一流本科专业”建设点,共有9门课程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、18门入选省级一流本科课程,省级以上教学成果奖励4项,学院教师在各类教学竞赛中收获荣誉近三十项,以上成绩党员占比83%。
党建赋能科研高质量发展。学院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、教育部哲学社科基金重点项目等重大重点项目8项;累计获批国家级纵向科研项目57项,累计党员占比83%。在国内外权威期刊累计发表高水平论文500余篇,其中在国内外顶级期刊发表69篇,累计党员占比63%。
党建助力学生成长成才。本科生获“挑战杯”等国家级竞赛奖励20项。获“省级优秀研究生”2名;研究生公开发表论文近千篇,其中在A类权威期刊发表学术论文110多篇。学院培养了大批优秀学子,如梁安莉同学投身到贵州赫章的扶贫攻坚事业,先后获得了广东省三八红旗手、全国高校毕业生基层就业卓越奖等荣誉称号等。
党建激发学院治理新活力。近五年,学院各单位先后荣获“全国五四红旗团委”、教育部“课程思政教学团队”、全国“三下乡”社会实践活动“优秀团队”、全国“三下乡”社会实践活动乡村振兴重点团队等国家级荣誉4项。荣获“广东省先进基层党组织”“广东省党建工作标杆院系”“广东省党建工作样板支部”等省级荣誉11项。荣获“暨南大学十佳先进集体”等校级荣誉60余项。学院教职工共荣获“南粤优秀教育工作者”“广东省脱贫攻坚先进个人”等校级以上奖项63人次,其中党员 61人次,占全体获奖人次的97%。
党建聚力:提升组织效能
提升党组织的战斗力,最根本的就是要把全院师生团结凝聚在党的旗帜之下,充分激发干事创业的精气神。
提升党组织标准化水平。学院党委出台《党委联系指导党支部工作制度》,实现34个党支部全覆盖。开展“一支部一特色一品牌”创建,打造管理学院党建品牌矩阵。打造“1+N”党支部结对共建体系,探索师生、校企、院校间共建的多维模式。
提高党员干部综合素质。组织党员参加上级主办的各类培训;定期召开党组织书记联席会议和党建工作交流会。五年来共发展党员360多名,其中双高海归教师18名,数量位居全校之首,学院党建工作彰显出较大的凝聚力和亲和力。
用心用情强化人文关怀。举行“奉献三十年,情满暨南园”品牌活动,实现对学院情感的传递、精神的传承。持续开展“我为群众办实事”实践活动,推行青年教职工能力提升计划30余项,聚力打通青年教工素养提升“最后一公里”。组织教职工参加学校各类文体活动并取得优异成绩,其中,在暨南大学“五一”环校跑、教职工女子篮球赛中,学院多次斩获冠军。
多措并举助力乡村振兴。采购乡村振兴对点地区农产品,发动师生爱心捐款。协助成立暨海慈善基金会,援建贵州、四川等贫困山区小学4所,资助贫困学生734人次。学院党委、本科生党总支和产经院教工党支部先后走进始兴县开展“百千万工程”实践调研,签订品牌共建协议,为促进校县合作发展注入新动力。
同舟共济汇聚奋进力量。2023年11月,成功举行管理学院建院二十五周年院庆,主办商学院发展论坛、学院发展战略研讨会等各类活动一百多场。来自五洲四海的700多位师生、校友共庆华诞,汇聚学院发展的磅礴力量,院庆活动得到了广大师生和校友的高度评价。
学院党委突出的党建工作和思政育人成果受到新华社、新闻联播、教育部官网等十多家媒体报道。中国农业大学、河海大学等近十家兄弟院校相继前来交流,在国内高校产生一定的影响,有力发挥标杆示范作用。
责编:李伟苗